“明明用户需要我们的服务,为什么就是不用小程序?”
某家政公司老板很困惑:他们的小程序能预约保洁、查询价格、查看阿姨资质,功能全得很,但 80% 的客户还是宁愿打电话下单。直到有次他让新员工试着用小程序预约,对方折腾了 10 分钟,最后说:“老板,我还是打电话吧,找不到‘确认预约’的按钮……”
很多时候,小程序没人用不是 “用户没需求”,而是 “用户不知道怎么用”。就像你买了个功能强大的遥控器,却因为按钮太多、说明书太复杂,最后只用它开个机 —— 不是遥控器没用,是用户 “找不到关键按钮”。
核心功能被藏得太深,用户像在玩 “寻宝游戏”
某连锁药店小程序的 “送药上门” 功能,藏在 “便民服务→生活助手→健康服务” 的第三层菜单里。后台数据显示:100 个打开小程序的用户,只有 7 个能找到这个入口。
用户的耐心比你想象中更有限:
1
首页看不到的功能,被点击的概率下降 70%;
2
需要点击 3 次以上才能到达的页面,用户放弃率超过 80%。
这些 “藏功能” 的坑,你可能也在踩:
1
把 “下单” 按钮做成和背景差不多的颜色,用户划过去根本注意不到;
2
核心功能(如 “预约”“购买”)被 “企业动态”“新品推荐” 等信息挤到屏幕边缘;
3
用生僻的图标代替文字(比如用 “��” 代表 “订单”,但用户可能以为是 “快递查询”)。
某奶茶店曾把 “点单” 按钮放在首页底部的小图标里,优化后放大到屏幕中间,配上 “点单立减 5 元” 的文字,点击量直接翻了 3 倍。
步骤太绕、术语太多,用户 “望而却步”
“我想退订课程,怎么找了半天只有‘申请延期’?”
某教育机构的小程序里,“退订” 功能被写成 “课程服务终止申请”,藏在 “用户中心→订单管理→售后服务” 里,步骤多到连客服都要查手册。
用户不是你的员工,不会花时间研究 “怎么用你的小程序”。他们需要的是 “一看就懂,一点就成”:
1
操作步骤不能超过 3 步(比如 “选商品→填地址→付款”,多一步就可能流失);
2
按钮文字必须 “说人话”(“立即下单” 比 “提交购买请求” 好懂 10 倍);
3
别用行业黑话(汽修店写 “钣金修复预约”,不如直接说 “汽车撞了要修,点这约”)。
某宠物医院把 “预约绝育手术” 的流程从 “选科室→选医生→填病历→确认时间” 简化为 “选‘绝育’→填日期→提交”,预约量提升了 58%。
出了问题找不到帮助,用户 “怕麻烦”
“支付成功了,但没收到订单信息,该找谁?”
某花店小程序的 “客服入口” 藏在 “我的→设置→关于我们” 里,用户遇到问题翻半天找不到人,体验过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用户用小程序时,最担心 “出问题没人管”。这 3 个 “安全感设计” 必须有,却常被忽略:
1
首页放一个显眼的 “客服按钮”(比如悬浮窗、底部固定栏),让用户随时能找到人;
2
关键操作后给明确反馈(比如付款后弹窗 “订单已确认,10 分钟内发券”,而不是让用户猜 “到底成功没”);
3
常见问题直接摆出来(比如 “退款怎么退”“预约能改时间吗”,放在首页或支付页最下方)。
某蛋糕店在小程序加了 “付款后自动弹客服” 的功能,用户有问题能立刻问,复购率比之前高了 27%。
让用户 “一看就会用” 的 3 个检查动作:
1
“找核心功能” 测试:请 3 个从没见过你小程序的人(比如朋友、新员工)打开首页,问他们 “想下单 / 预约,会点哪个按钮?” 如果有 2 个人指错,说明入口太隐蔽,必须改。
2
“计时操作” 测试:自己用秒表记录 “从打开小程序到完成核心操作(如下单)” 的时间,超过 1 分钟就不合格 —— 目标是压缩到 30 秒内。
3
“问题模拟” 测试:假设用户遇到 “想退款”“改地址”“查物流” 等问题,看看能不能在 10 秒内找到解决入口,找不到就把入口提前。
小程序的终极目标不是 “功能全”,而是 “用户会用”。就像超市把最畅销的商品放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你也要让用户的核心需求 “一眼可见、一步到位”。
毕竟,用户不用你的小程序,可能不是不需要,只是 —— 没找到怎么用而已。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