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核心产品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贡献了近90%收入。所谓关系型数据库,通俗理解就是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可以高效存储、查询和更新结构化数据,在银行交易、企业资源管理等业务后台IT中必不可少。
达梦这套软件主要是经渠道商以授权使用费的方式销售,少量收入(10%以内)是直销,最终用户群体主要是党政军、金融机构、大型央国企等对国产化数据库有替代需求的客户。部署模式以本地部署为主,少量云部署(5%以内)。
尽管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是本地部署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但以此为核心还是有不错的全栈数据产品生态,包括数据库集群(多台数据库服务器协同提供高可用、高性能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适应云环境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数据交换/迁移工具、数据治理平台等,覆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到展示的全生命周期。
二、有没有护城河?
第一,数据库行业本身是一个有宽护城河、终局应呈现高集中度格局的行业,主要因其高技术壁垒与高客户粘性。
1、数据库行业的技术壁垒,不仅仅是写出一个能跑的数据库程序,而是能在高并发、强一致性、高可靠性、多样化应用环境下,长期稳定、快速运行,并且不断自我进化。
业内一般认为自主研发一个数据库内核需要10年以上积累,且需经历大规模真实环境的验证和持续优化。许多国产数据库厂商其实是基于PostgreSQL等开源系统做改造,真正从零开发的极少。
这里技术上几个关键点:(1)高事务一致性、高并发、高可靠三者需要同时具备。(2)高复杂度查询下仍然稳定快速的查询优化器。(3)高可用性与灾备机制,保证业务不中断。(4)无缝支持不同硬件、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系统,能和上层应用、中间件、云平台良好协作。
2、高用户粘性主要是说,数据库深入业务流程,一旦选型部署,迁移成本极高——这给现有供应商带来很强的锁定效应(典型如Oracle凭借多年积累形成事实标准,大量第三方软件只适配Oracle,客户更换其他数据库需要连应用一起改造)。这一点在美国市场尤为明显:Oracle、IBM等凭借几十年技术优势和信誉,建立了坚固的护城河,客户宁愿支付高昂维护费也不轻易切换。
第二,达梦数据库核心技术源于“中国数据库之父”冯裕才带队自主研发,一方面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演进主导权,不受制于第三方开源协议限制;另一方面,自研内核经过多年打磨,可靠性、安全性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凝练的讲,达梦技术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1、完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2、高性能与产品成熟度;3、Oracle兼容和国产适配的生态。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容易复制的。凭借这些壁垒,达梦在政府、金融等注重安全可控的领域建立了良好口碑和客户黏性,为其业务构筑了护城河。这也是达梦高盈利性的根本来源。
三、增长点在哪里?
核心增长驱动一是行业本身在长,二是国产替代。
1、就行业本身增速来说,综合IDC、信通院、券商预测等各方面信息,24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保守看在270亿-300亿左右,大约1/3为本地部署,2/3为云部署。未来3-5年,本地部署的需求增速大概在10%-15%左右,云部署的需求增速大概在20%-25%左右。
2、国产替代是一个长周期变量,从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看,过去国外厂商(Oracle、IBM DB2、Microsoft等)长期垄断,2019年国外厂商在中国本地部署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份额约67%,Oracle一家占35%;到2023年,国外厂商份额已降至37%,其中Oracle降至17%。
国产数据库市场,达梦面对的不仅是传统友商(如金仓、南大通用等),更有互联网巨头的进入。例如华为正大举推广其GaussDB,在政企市场具有品牌和渠道优势;阿里、腾讯等也积极争夺金融行业客户,其产品在分布式和云方面有优势。如果竞品为了争夺标杆项目展开激进价格战或捆绑销售(如某云厂商打包数据库与云服务一起低价提供),达梦可能遇到盈利压力。
五、美国的启示?
美国数据库/数据湖/数据湖仓市场目前呈现四类阵营:
第一类是传统数据库厂商,Oracle、IBM、Microsoft依然是顶级玩家,仍是很多大型核心系统的首选。这三家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领域地位稳固。另有一些商用数据库如Sybase(后被SAP收购)、Teradata(数据仓库专用)等在各自细分有影响力。
第二类是开源阵营。近十多年出现了MySQL、PostgreSQL等开源数据库大行其道——许多互联网公司直接采用开源数据库,通过自己改进来满足需求(比如Facebook重度改造了MySQL)。这些开源数据库厂商本身不以软件销售为主,而是通过托管服务或支持服务盈利。
第三类是云公司。AWS凭借先发优势推出了多款数据库服务:既有兼容开源的Amazon RDS/Aurora,也有自研的Redshift数据仓库、DynamoDB NoSQL等,AWS在云数据库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微软Azure和Google Cloud也不甘落后,都将数据库服务作为云战略的重要部分。
第四类是新兴势力。第一是Snowflake,用创新的云原生架构实现了与云存储解耦合的弹性扩展,在与AWS等巨头竞争中异军突起。第二是Databricks,从大数据分析平台切入,通过Lakehouse概念融合批流处理和机器学习,也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预算,美国市场未来将进一步向云集中,同时Oracle等可能继续失去部分中小客户但在顶级高端客户仍难被完全撼动,而云上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将由少数巨头和少数垂直领先的新兴公司分享市场。
实际上中国目前的业态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格局,只不过每一类都是一个萎缩版本,同时每一类现在都还处于鱼龙混杂、百花齐放的状态,美国的经验表明整合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五、投资价值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DIY体验、720全景展厅及3D虚拟仿真)、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