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是移动App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也常常是最难设计好的UI元素。坏链、点不动、不响应、没有视觉反馈……这些都是常见的按钮设计问题。
那怎样才能设计出让用户爱不释手的按钮?接下来是我们总结的7条实用建议,帮助你打造美观、响应及时、反馈明确的按钮设计。
1. 坚持UI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按钮时,最关键的就是清楚按钮的用途。从过去流行的3D效果、拟物风,到现在流行的扁平风和悬浮按钮设计,有一点始终不变——按钮必须让人一眼看出“这是个按钮”,这涉及尺寸、形状和间距。
尺寸
移动端以“点击(tap)”为主。Google的Material Design建议:按钮的可点击区域至少为 48x48dp,按钮之间最少间隔 8dp,保证操作方便又不拥挤。形状
形状取决于平台规范。例如,Android的Material按钮建议高度 36dp,最小宽度 88dp,边角圆度 2dp,如果是浮起的按钮还需 2dp的默认阴影。间距(Padding)
就是按钮周围留的空白区域,给界面“透气”的空间,避免信息拥堵。合理的留白会让用户更舒服地浏览内容。
2. 利用颜色,让按钮一看就能点
按钮样式一直在变,但有一点永不过时:用颜色和对比度引导用户操作。
用户喜欢熟悉感,所以颜色应该帮助用户识别按钮的功能。
你选用的色彩方案,会直接影响用户是否能快速找到他们该点哪。
颜色对比还能帮助区分“主要动作”和“次要动作”:
高对比度:用于主要操作(例如“提交”、“下一步”)
中对比度:用于负面操作(例如“删除”、“退出”)
低对比度:用于中性操作或提示信息
🟦 举例:苹果iOS会用对比度和半透明效果,让活跃按钮更醒目,而不重要的元素则更柔和。
3. 减少干扰,突出重点任务按钮
在用户执行重要任务时,按钮一定要醒目、易点、不被打扰。
使用颜色、对比、阴影和层级感,在平面屏幕上营造3D效果,让按钮更有“存在感”。
通过高亮、浮起、阴影等技巧,强调主要按钮,区分出“主次关系”。
可以尝试“幽灵按钮”(Ghost button):透明背景、细边框,适合用作次要操作,能衬托主按钮又不干扰。
🟩 举例:Deliveroo的登录界面,因为用户已登录过,页面更突出“登录”按钮,弱化“注册”按钮,引导重复使用。
4. 给操作反馈,奖励用户行为
每一个用户动作,都要有一个反馈。哪怕只是一个颜色变化或小动画,都能传递“你做对了”的信息。
反馈机制可以让用户知道点击成功或失败,也能引导他们接下来的操作。
比如:点击“注册”前、或者“试用下载”按钮时,给予视觉反馈,会让用户更愿意点下去。
使用颜色变化、小动画、加载效果等,清楚告诉用户:你刚刚的操作生效了!
5. 把按钮放在用户最容易看到的地方
再漂亮的按钮,如果用户找不到,也白搭。按钮的位置、顺序、布局非常重要。
iOS的设计强调:清晰、次序、层级。按钮要便于浏览、传达任务优先级。
Android常用“悬浮按钮(FAB)”代表主要操作,每页建议只用一个,位置通常在屏幕右下角,离边缘至少16dp。
🔍 小贴士:
用符合阅读习惯的布局模式(比如网格)安排按钮,避免信息堆叠太多时让用户疲劳。
危险操作(比如“删除”)的按钮,最好隐藏得深一点,别让用户误点。
6. 按钮风格要一致,保持统一体验
做设计时,我们容易想出新奇做法,但牺牲一致性去省1次点击,得不偿失。
保持按钮风格统一,可以让用户建立认知:这个是按钮,这个是操作点。
一致不仅仅是自己App内部一致,也要参考平台通用规范(如iOS、Android的UI准则)。
风格一致的按钮,更能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和使用App。
7. 按钮要说清楚它的作用,标签很重要!
最糟糕的体验是:你点了个按钮,却不知道它会发生什么。
所以:按钮必须标明清晰的文字说明。
最重要的按钮,用清晰的CTA文案(Call to Action)标注出来,比如“立即购买”“开始试用”。
📣 标签要明确、准确,避免模糊表达,如:“确定”远不如“保存设置”来得清楚。
结语:设计完按钮后,一定要测试!
设计再好,也必须拿去测试,找真实用户来用一用,验证他们是否懂按钮的作用、是否愿意点。
最推荐的方式是:用原型工具做个简单模型,比如用 Justinmind,快速搭建UI原型,拿去测试,修改再开发,省心又高效。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