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开发者切忌抱有侥幸心理,定期排查、主动处理,以免自己的小程序受到牵连。
随着微信能力的不断开放,小程序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目前已上线小程序超过100万个,小程序开发者超过150万人,已覆盖200多个细分行业,日活用户达到2亿。
同时,小程序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为此,微信平台加强规范管理,持续打击和封禁各类违规小程序。
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容易碰触到的「红线」行为,希望大家引起关注。
“涉嫌诱导分享”是很多开发者相对熟悉的封禁原因。微信官方曾对诱导分享做过界定,如不得要求(包括明示或暗示)用户分享才可操作;不得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不得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
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强制诱导分享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享后方可解锁功能,分享后方可查阅、下载图片或视频等。
2. 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群或其好友,完成分享操作即可获得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现金、红包、实物奖品、虚拟奖品(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等)。
3. 以与客服咨询无关的文案、图片(包括但不限于红包、抽奖、虚拟代金券等形式)诱导用户点击进入客服会话。
“涉嫌过度营销”也是容易触碰的红线行为。过度营销包括类似淘宝客为其他平台引流等操作,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小程序账号进行封禁“操作剪切板”功能或封号下架处理。
“所选类目与小程序运营内容不符合”也是小程序开发者容易碰到的问题,包括以修改或隐藏小程序的内容等方式避开、妨碍腾讯的发布审核。其中,不同类目的处罚规则也不一样:
1. 金融类类目不符的,一经发现则永久下架处理。
2. 高危类类目不符的(医疗,社交,公益,政务民生,洗浴保健,时政信息,文娱),给予3天整改警告,到期未整改则永久下架处理。
3. 其他类目不符的,给予3天整改警告,到期未整改则永久封禁“通过二维码打开小程序、被搜索、小程序内容分享”功能。
最后,还有一条封禁原因值得关注“绕开、规避或对抗平台审核监管的行为”。开发者不得通过技术或其他方式,绕开、规避或对抗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审核及监管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对不同用户群体展示不同服务类目下的内容,或伪造资质,或采用虚假、仿冒投诉入口或闪退闪屏等方式拦截用户投诉等恶意绕开、规避或对抗平台审核及监管的行为。
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截屏强退绕过:为了逃避平台监管处罚,监控到用户有截屏操作后,强制退出小程序页面,防止违规内容被截图。
2. 网络识别绕过:因多次违规被处罚后,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审核wifi环境,对该环境下的用户隐藏小程序实际内容,意图绕过申诉审核及线上监管处罚。
3. 审核人员ID识别绕过: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审核人员的微信ID,针对ID屏蔽小程序实际运营内容,从而逃避线上监管。
4.代码审核内容绕过:小程序提交审核的版本应与小程序实际发布、上线运营的版本一致。
5.伪造官方处罚、官方投诉页面 :在小程序上线后,采用仿冒官方处罚页面、官方投诉入口的方式来躲避平台的线上监管。
对于提供此类恶意对抗技术的开发者,一经发现,平台会限制该等开发者的小程序注册、提审等能力,并对该等开发者已提交上线的小程序进行能力限制或下架等处罚。
对于开发者来说,辛辛苦苦开发的小程序因触及红线,走向死亡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我们提供一些建议:
1.仔细阅读并学习《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
【链接】: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product/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微信官方的小程序「微信法务」查询条款和规范。或者多浏览微信官方的开发者社区,了解更多案例,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根据小程序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类目。如果服务类目有调整,一定要及时更新。因为微信团队会根据对个别小程序做回顾,一旦发现,会有更重的处理。
3. 定期排查、主动处理。开发者如果在小程序后台收到了违规警告通知,一定要认真阅读。
▲违规警告通知样式
如果违规行为确实存在,请在规定时限内先行处理,否则小程序会受到能力限制甚至永久封禁、下架等处罚。
▲违规处罚通知样式
小编建议开发者切忌抱有侥幸心理,主动及时做好整改,以免自己的小程序受到牵连处罚。
想立即拥有APP、小程序,立即找时域
【时域】APP、小程序开发服务商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
公安局备案号:

